謹案御製詩集三百七十二卷。皆合古今體詩。編年爲次。已刻者凡四集。自乾隆元年丙辰。至乾隆十二年丁卯。計詩四千一百五十餘首。編爲初集四十四卷。目錄四卷。自乾隆十三年戊辰。至乾隆二十四年己卯。計詩八千四百七十餘首。編爲二集九十四卷。目錄六卷。並大學士蔣溥所校刊。自乾隆二十五年庚辰。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。計詩一萬一千六百二十餘首。編爲三集一百卷。目錄十二卷。則大學士于敏中所校刊。自乾隆三十七年壬辰。至乾隆四十八年癸卯。計詩九千七百餘首。編爲四集一百卷。目錄十二卷。則協辦大學士尚書梁國治。侍郞董誥所校刊也。統合三萬三千九百五十餘首。甲辰以後。未剞劂宣布者。尚不知其數焉。自今以往。億萬斯年。更不知其數焉。自古吟詠之富。未有過於我皇上者。蓋自撫臨六幕。宰制萬幾。勤民莅政之餘。紫殿凝神。別無嗜好。惟以觀書乙夜。悅性怡情。是以聖學通微。睿思契妙。天機所到。造化生心。如雲霞之麗天。變化不窮。而形容意態。無一相複。如江河之紀地。流行不息。而波瀾湍折。無一相同。如二氣之育物。生化不已。而耳目口鼻。無一相類。故從心所欲。動合自然。染翰擘牋。頃刻輒數十首。侍臣授簡。吮墨沈思。前韻未賡。新題已作。丹毫宣示。日以爲常。四十八年之中。卷帙如是之浩博。職是故也。若夫有舉必書。可以注起居。隨事寓教。可以觀政事。聖人之德。聖人之功。與聖人之心。無不可伏讀而見之。尤獨探尼山删定之旨。非雕章繪句者所知矣。考帝王有集。始於漢武帝。然止二卷。魏晉至唐。御撰詩文。惟唐高宗大帝集。多至八十六卷。今所存者。亦大抵皆纂組之詞。其於聖製。固猶培塿之望華嵩。至王應麟玉海。載宋太宗御集三百卷。眞宗御集亦三百卷。仁宗御集一百卷。觀其目錄。皆湊合雜纂書籍。以充卷帙。其數旣已不確。又惟眞宗集稱鏤版。然宋人書目。皆不著錄。是未宣布也。太宗仁宗集。則並藏於禁中。不以示人。宋人詩話說部所稱述者。太宗詩僅傳二首。眞宗詩僅傳七首。仁宗僅傳二首。亦不甚工。豈如御製諸集。開雕摹印。昭布寰瀛。文采煥於星漢。苞涵富於山海。爲有目所共睹也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