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部二十五 譜錄類

考古圖 十卷 續考古圖 五卷 釋文 一卷

內府藏本

宋呂大臨撰。大臨字與叔。藍田人。元祐中官祕書省正字。事蹟附載宋史呂大防傳。案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大臨考古圖十卷。錢曾讀書敏求記則稱十卷之外。尚有續考五卷。釋文一卷。乃北宋鏤版。得於無錫顧宸家。後歸泰興季振宜。又歸崑山徐乾學。曾復從乾學借鈔。其圖亦令良工繪畫。不失毫髮。紙墨更精於槧本云云。此本勘驗印記。卽曾所手錄。以較世所行本。卷一多孔文父飲鼎圖一銘十四字說五十一字。卷三𨚕敦圖多一蓋圖。卷四開封劉氏小方壺圖乃祕閣方文方壺圖。祕閣方文方壺圖乃開封劉氏小方壺圖。今本互相顚倒。卷六目錄多標題盤匜盂弩戈削一行。卷八多玉鹿盧劍具圖三說一百五十五字。又多白玉雲鉤玉環玉玦圖各一。卷九多京兆田氏鹿盧鐙圖一說四十七字。又犀鐙第二圖。與今本迥別。又內藏環耳鼒多一蓋圖。卷十新平張氏連環鼎壺無右所從得及度量銘識皆闕失無可考。惟樣存於此二十字。又多廬江李氏鐎斗圖一。又獸鑪第二圖後多說三十五字。又卷末多邛州天寧寺僧捧敕佩圖二說四十六字。卷首大臨自序。本題曰後記。附載卷末。其餘字句行款之異同。不可縷舉。而參驗文義。皆以此本爲長。續圖卷一二十器。卷二二十二器。卷三二十六器。卷四二十器。卷五十二器。先後不以類從。蓋隨見隨錄。故第五卷所載獨少。或有銘而不摹其文。有文而不釋其讀者。其收藏名姓。皆載圖說之首。云右某人所得。與前圖註姓名於標目下者。例亦小殊。釋文一卷。前有大臨題詞。取銘識古字。以廣韻四聲部分編之。其有所異同者。則各爲訓釋考證。疑字象形字無所從之字。則附於卷末。大臨圖成於元祐壬申。在宣和博古圖之前。而體例謹嚴。有疑則闕。不似博古圖之附會古人。動成舛謬。其𨚕敦一條。胡安國註春秋成周宣榭火。乃引之詁經。足知其說之可據。吾邱衍學古編稱此圖有黑白兩樣。(案黑字白字皆指所刻款識。)黑字者後有韻圖。欠璊玉璏。白字者。博山鑪上雞。畫作人手。此本銘文作白字。然博山鑪圖。無所謂人手。亦無所謂雞。其釋文一卷。依韻排次。當卽衍所謂韻圖。然八卷實有廬江李氏璊玉璏。知衍所見之本。亦不及此本之完善。錢曾稱爲縹囊異物。洵不虛矣。惟續圖五卷。書錄解題所不載。吾邱衍學古編亦未言及。其中第二卷引呂與叔云云。又引考古圖云云。第三卷有紹興壬午所得之器云云。則其書在紹興三十二年之後。與大臨遠不相及。蓋南宋人續大臨之書。而佚其名氏。錢曾竝以爲大臨作。蓋考之未審也。其釋文所舉諸器。皆在前十卷中。所釋榭字析字之類。亦多與圖說相合。惟弡字圖說。釋爲張與歐陽修集古錄同。而釋文則從闕疑。稍相牴牾。或大臨削改未竟。偶爾駁文歟。至其題詞稱古器銘識。不獨與小篆有異有同。一器同一字。而筆畫多寡。偏㲤位置不一者。如伯百父敦之百字寶字蘄字。叔高父簋之簋字。晉鼎之作字。其異器者。如彝尊壽萬等字諸器。筆畫皆有小異。知古字未必同文。至秦始就一律。故非小篆所能該。亦通論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