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部二十六 春秋類一

春秋皇綱論 五卷

內府藏本

宋王晳撰。晳自稱太原人。其始末無可考。陳振孫書錄解題。言其官太常博士。考龔鼎臣東原錄。載眞宗天禧中。錢惟演奏留曹利用丁謂事。稱晏殊以語翰林學士王晳。則不止太常博士矣。王應麟玉海云。至和中晳撰春秋通義十二卷。據三傳注疏。及啖趙之學。其說通者附經文之下。闕者用己意釋之。又異義十二卷。皇綱論五卷。今通義異義皆不傳。惟是書尚存。凡爲論二十有二。皆發明夫子筆削之旨。而考辨三傳及啖助趙匡之得失。(案趙匡書中皆作趙正。蓋避太祖之諱。其尊王下篇。引論語作一正天下。亦同此例。)其言多明白平易。無穿鑿附會之習。其孔子修春秋篇曰。若專爲誅亂臣賊子使知懼。則尊賢旌善之旨闕矣。足破孫復等有貶無襃之說。其傳釋異同篇曰。左氏善覽舊史。兼該衆說。得春秋之事蹟甚備。然於經外自成一書。故有貪惑異說。采掇過當。至於聖人微旨。頗亦疎略。而大抵有本末。蓋出一人之所撰述也。公穀之學。本於議論。擇取諸儒之說。繫於經文。故雖不能詳其事蹟。而於聖人微旨。多所究尋。然失於曲辨贅義。鄙淺叢雜。蓋出於衆儒之所講說也。又曰。左氏好以一時言貌之恭惰。與卜筮巫醫之事。推定禍福。靡有不驗。此其蔽也。固當裁取其文。以通經義。如玉之有瑕。但棄瑕而用玉。不可幷棄其玉也。二傳亦然。亦足破孫復等盡廢三傳之說。在宋人春秋解中。可謂不失古義。惟郊禘篇。謂周公當用郊禘。成王賜之。不爲過。魯國因之。不爲僭。殺大夫篇。謂凡書殺大夫。皆罪大夫不能見幾先去。則偏駁之見。不足爲訓矣。